拜登总统星期三宣布了总规模高达2万亿美元的“美国就业计划”,用来推动美国从公路到充电站的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科技投资。为了获得支持,他宣称这一每个世代才有一次的计划将帮助美国“赢中国”,并且证明民主制度是有效的。
美国大量基础设施已经老旧,这是其超越党派的共识。但奥巴马上台不久就提出雄心勃勃更新美国基础设施的设想,两个任期都没搞成。特朗普更是高调嚷嚷了一阵,也泡汤了。拜登是第三轮冲锋,他的计划定得最细,看上去最认真。
不过,拜登的计划一宣布就遭到共和党的反对,前总统特朗普称它是送给中国的礼物,为筹到那2万亿的增税计划将毁掉美国制造业。拜登有可能再次陷入谁都觉得应当干,但该怎么干、钱从哪里来莫衷一是的泥潭。
美国社会严重分裂,办大事触及的利益层面越多,创造的政治斗争机会越多,从而让过程一再吞没目标,这是美国问题的根。搞基础设施建设,社会的内在动力本应远大于利益纷争的阻力,但今天的美国不是这样。要拿“赢中国”当王牌推力,这当中的错位也太大了,一听就有点悬。
中国建高铁、把高速公路不断网络化,密集建网络基站,想过要“赢美国”吗?它们完全都是中国自己的议程,投资的动力极强,老百姓也总体上很支持。中国基建可以说推进得“轻轻松松”,我们的担心常常是别搞过度了,导致阶段性浪费和债务风险。
美国现在连国内政策中也到处都搞出中国的影子,国家安全的标签乱贴,哪个产业失调都怪中国偷走了午餐,这除了能煽动民族主义,对解决问题可以产生的借力其实很小。久而久之,美国不仅逢中必反,而且“反中才能成策”,一次次造成偏离目标的误导,美国将会这样迷失。
强迫自己在更多的时候忘掉中国吧,美国需要的是跟自己好好较劲,从喊着建高铁到现在十几年了,为什么一公里也没建起来?这样的低效跟中国有什么关系?特朗普上台推翻了奥巴马的很多政策,拜登上台又推翻了特朗普的,这些是中国引诱美国干的吗?
华盛顿开始重视中国的一些重要经验了,冲突也是相互借鉴、融合的一种方式,这个现象倒是蛮深刻的。中国最大的经验是做好自己的事情,拜登下决心要从改善基础设施、增加科技投资入手,似乎从中国方向悟出了点什么。我们希望美方不断锁定这个思路,它的确是正道。
美国若真的掀起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高潮,相信中国社会总体上会乐观其成。美国多干这样的正事会扩大它的市场需求,对中国经济动力的扩大是一个正面因素。而且中美的“较量”本来就应该首先是各自发展好国内的竞赛,而不是彼此在外交上“下围棋”。
华盛顿把它的注意力重心摆正了,也许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对自己夸大“中国威胁”了,他们会发现中美合作的好处有可能多于它“出于实力地位”开展的对华零和竞争。拜登不是很想重振美国基础设施吗,中国完全可以成为他们这项计划的伙伴,而非对手,只要华盛顿愿意。
执迷于树敌和对抗是缺少心胸的消耗型减法策略,肯定属于下策。一个人是这样,一个国家同样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