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经评论员 陈剑锐
近日,“喝多了”的辛巴在其徒弟的直播间,一句“臣退了”,乌龙“退网”,不小心又上了热搜。
据其当日直播间自述:“如果我没喝酒,我也不敢说这些话;我真的被资本打败了,我的内心被资本打败了,被流量打败了,被某些平台打败了。”不少网友随即就此事发表评论认为:辛巴是在自导自演炒热度。
次日,事情如网友预料般逆转。辛选公司方面回应称“辛巴退网不属实”,辛巴也一改“受害者”的形象,否认退网。
复盘整个事件后,这不是辛巴第一次炒热度、受争议。
辛巴15岁出来打拼,做过服务员、开过挖掘机、也搬过砖,直到在直播间与薇娅、李佳琦“三分天下”。公开数据显示:2020年辛巴带货量121.15亿元。
在笔者看来,资本、流量、平台是不是要打败辛巴,不好断言。不过,当下的辛巴实在该警惕“玩火自焚”。
从燕窝造假到近日“封路”事件,连人民网都发文斥责:售假丑闻还未走远,高调复出争议尚在,辛巴再次用“封路”刷新公众底线,这一出出“连续剧”让人看得目瞪口呆。难道,犯错是没有任何痛感,甚至能够上瘾的?究竟,一个人要多么猖狂,才能如此威风?到底,辛巴背后的团队里,都有些什么出谋划策的“高人”?
至今辛巴或许仍然没有明白,作为一个拥有8000万粉丝的他,已经不只是一个网络主播,也是一个公众人物。因此,其有义务为社会树立良好的形象,起到遵纪守法的带头作用。辛巴或许至今仍然没有明白,自己的问题已不只是卖一次假货或是封一次路;要打败辛巴的,不是别人,其实就是他自己辛有志(辛巴原名)。
直播带货是数字社会的产物,作为连接品牌方与消费者的媒介,直播带货承载了双方的信任:买家相信主播推荐的商品物美价廉,卖家相信通过直播带货可以提升品牌和销量。
“辛巴”们是直播带货的产物,甚至可以说是时代的幸运儿,品牌方和消费者需要他们,并不是因为他们长相帅气或者会炒热度,而是因为他们可以为品牌方和消费者创造价值。
直播带货为社会带来巨大价值的同时,也衍生了诸多问题。近乎无门槛的准入,让大量主播做起了“割韭菜”的买卖;一度靠哗众取宠,就收割了一定的粉丝和流量;一旦有可观的利益诱惑,就敢肆无忌惮地突破道德、法律底线。这是严重的“德不配位”。
正如人民日报所说,“互联网和消费者是有记忆、有是非辨别能力的。那种依靠注意力经济和流量指标堆砌的虚幻光环,纵使一时间看起来诱人,但稍不注意,崩塌也在一瞬间”。
若“辛有志们”对品牌方、消费者、对市场心存敬畏,没人能够轻易打败“辛巴”;若“辛有志们”仍旧哗众取宠、德不配位,退网必将是“辛巴们”的结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