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组织奥数比赛就像组织运动队一样,不是人人都要练体操,只有少数、有天赋的人才能练习体操,奥数也是一样的。并不能说我们没让人人学习奥数,我们的奥数就不行了。”
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、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禁奥令”是禁止人人学奥数,而不是绝对禁止奥数班。
“数学大赛中国队全军覆没”上了微博热搜。起因是25日,第11届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(简称RMM)闭幕,最终成绩揭晓,以色列选手排名第一,而中国队无一人获得金牌,最好成绩是获得银牌的第15名,总成绩排名第6。
有网友提及“禁奥令”,认为中国在数学大赛上失利与“禁奥令”有关。于是,舆论讨论的焦点很快从“中国队没拿金牌”变成了“‘禁奥令’该不该?”
“禁奥令”是指叫停奥数竞赛、取消奥数培训、严禁奥数成绩与招生挂钩的禁令。叫停奥数竞赛、取消奥数培训、严禁奥数成绩与招生挂钩……近10余年来,国家和一些地方不断出台“禁奥令”。
2018年3月份,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高招政策,确保高考招生公平有序进行。其中,全面取消奥赛、科技类竞赛等加分项目尤为注目。
对于“没拿金牌怪‘禁奥令’?”的观点,顾明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称,中国在数学大赛上失利与“禁奥令”没有什么关系。
“‘禁奥令’是禁止人人学奥数,不等于禁止奥数。少数对数学有天赋、对数学感兴趣的人,当然可以继续学了。”顾明远再三强调,“我们反对的是人人学奥数,不是反对少数人学奥数。”
哆嗒数学网数学科普平台主持人雷霆于2月27日在环球时报撰文《奥数不能功利也不能不给力》认为只要IMO成绩没掉出前三,中国队依然是强队。雷霆担心的是社会对奥数学习的高压态势,可能会导致数学人才培养热度降低。
奥数应当成为培养孩子对基础科学兴趣的阵地,雷霆认为,将传统奥数竞赛叫停或整改。从小学直到高中的一整套比赛体制慢慢被瓦解,只保留几个最核心的赛事。这样“一刀切”对数学人才的培养并不是好事。
谈及“减负”和奥数的关系,雷霆认为奥数之所以在过去呈现出一些功利性,是因为很多家庭有通过某种竞争关系实现阶层流动的需求,而普通学习和竞赛等途径对他们来说性价比最高。随着社会分层加剧,一些“天价辅导班”影响了教育公平,但奥数不应背“黑锅”。
顾明远也一直在关注“减负”的问题,他认为学生的负担也不都是因为学习奥数,谈到目前社会上存在部分学生向学校请假、去培训班学习,顾明远认为这并不正常。
回归到“数学大赛中国队全军覆没”的话题,顾明远认为,没有金牌这件事情不需要看的太重,用平常心看待,金牌可以以后继续努力,当务之急是总结经验教训,找到失利原因。